購物車

仙人掌桿菌食品中毒,食藥署:當心三大可能原因
Home > 最新消息

臺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,多數時間都很炎熱。

所以像是放太久的便當、營養午餐,都可能引發仙人掌桿菌的食品中毒!

仙人掌桿菌是一種廣泛存在自然界的細菌,容易經由灰塵、昆蟲傳播污染食品,

常見於米飯等澱粉類,或香腸、肉汁等肉類。

吃下肚以後,可能引起嘔吐、腹瀉,為了預防食品中毒。

業者要隨時注意環境清潔與衛生,食材應澈底加熱煮熟,

消費者也要儘速吃完餐點,避免在室溫下放置太久,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!

臺灣夏秋天氣普遍高溫,各級學校在剛開學、迎來新學年的這段期間裡,如果提供師生的餐點在製作過程稍有不慎,

可能發生仙人掌桿菌(Bacillus cereus)引起的校園食品中毒案件。

常見於米飯類與肉製品

仙人掌桿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,容易經由灰塵及昆蟲傳播污染食品,可由細菌本身或由細菌產生的毒素而導致食品

中毒,引起的症狀分為嘔吐型及腹瀉型兩類,常見於米飯等澱粉類製品及香腸、肉汁等肉類產品。

仙人掌桿菌為了生存,在缺乏養分的惡劣環境下,會形成耐熱孢子,等到了適合生存的環境,孢子才會萌發並開始繁殖。

因此,造成食品中毒的可能原因,與「環境衛生不佳」、「食品未澈底加熱」及「餐點製備後於室溫下貯存過久」等情形有關。

當供應學校的餐點製作完畢後,未熱藏保存在60℃以上;或路途遙遠、運送時放置在室溫的時間過久;或是餐點沒有儘速享用時,

其若含有仙人掌桿菌孢子便可能萌發,使細菌生長並產生毒素,被吃下肚後很可能會造成嘔吐及腹瀉等不適症狀。

牢記預防食品中毒的五要原則

食藥署也叮嚀,為了預防食品中毒,學校及業者除了要隨時注意環境清潔與衛生,避免食品受到灰塵或病媒等污染之外,也要注意

食品是否有澈底加熱煮熟,且在餐點製備完畢後,儘速食用,避免放置在室溫下太久。

師生在學校飲食或課程中自行烹調時,應注意預防食品中毒五要原則:「要洗手、要新鮮、要生熟食分開、要澈底加熱、要注意保存溫度」,

才能吃得健康又安心。

資訊來源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